外国语学院举办读书分享沙龙(第五期)

发布日期:2025-09-25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张玉、江雨)为持续点燃外国语学院教师的阅读热情,借典籍为舟、以思想为帆,在交流互鉴中涵养学术底蕴、厚植文化根基,外国语学院于2025年9月24日在教10-207教室举办了“读书分享”沙龙(第五期)。外国语学院院长郝涂根、院长助理张丽、英语系副主任李怡嘉、日语系副主任刘梅及教师代表40余人再聚一堂,共赴书香之约,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江雨老师主持。

        分享环节,四位教师轮番登台,以书为媒,点亮思想。黄婷老师借《被讨厌的勇气》中“青年与哲人”的犀利对话,拆解阿德勒心理学,指出人生要活得认真而不深刻,要做好课题分离、重启人生主动权。随后张晓渊老师携《归异平衡:英语世界汉学家的中国故事书写》登场,用“归化与异化”的天平称量中国故事在英语世界的旅行,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级层层剖析,让“译与不译”成为文化自信的博弈场。李曼老师沿《埃及众神》的尼罗河逆流而上,将神祇、王权与风俗编织成一幅远古信仰的长卷,也印证着神话的兴衰亦是人类权力与欲望的镜像。徐瑞华老师以《文史互观——虞建华学术论文自选集》为钥,打开美国文学的历史暗门,示范如何在文本与时代的双向奔赴中,让“文学”与“史识”互证共生。四位老师的分享为现场教师开启了多维的阅读空间。

        整场读书分享沙龙内容扎实、节奏轻快,互动不断,气氛热络。最后,郝涂根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读书分享沙龙主题聚焦、讨论深入,充分展现了学院教师队伍的学术活力与育人情怀。同时,郝院长强调要把沙龙成果及时转化为教科研素材,持续推动“阅读—思考—实践”的循环,切实发挥书籍在教科研、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动力。

        本期读书分享沙龙的圆满举行,为外国语学院“以读促教、以文化人”再添一环。学院将继续把教师阅读成果转化为共有素材与教科研养分,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积蓄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审核:张丽  编辑: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