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教育发展基石 ——外国语学院举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5-04-18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樊远凤)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4月1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安徽新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副院长方章东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了众多教师参与,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方章东教授履历丰富、成果卓越。他曾任安徽农业大学多个重要职务,荣获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在科研方面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 10 多项省部级项目,出版多部专著、编著及教材教辅,发表近 100 篇学术论文,还在多个学术组织兼任重要职务。

        讲座伊始,方章东教授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他指出,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力量,其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兴衰。

        在讲解师德师风内涵时,方教授将其定义为教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着重强调 “师爱” 是师德的核心。为了让老师们更直观地感受师德的力量,他列举了张桂梅、张玉滚等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张桂梅校长扎根贫困地区,克服重重困难创办女子高中,帮助众多山区女孩改变命运;张玉滚老师坚守乡村教育一线,用扁担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多年如一日默默奉献。这些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高尚师德的内涵,令在场教师深受触动。同时,方教授也展示了一些违反师德的警示案例,如部分教师发表不当言论、存在学术不端等行为,通过正反案例对比,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如何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方教授紧扣 “四有” 好老师标准展开深入解读。他强调,好老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要有扎实的学识,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要有仁爱之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温暖和关爱中成长。此外,他还提及 “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 等要求,为教师们指明了努力方向。

        谈及师德师风建设的着力点,方教授提出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师德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零容忍”。同时,要引导教师自律自强,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关怀,注重师德师风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讲座结束后,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一位教师感慨道:“方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让我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师德师风专题讲座的成功举办,为外国语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审核:彭智  编辑: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