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承办安徽首届教育公益发展高峰论坛

发布日期:2016-10-14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彭洪磊,周晶)9月28日下午,我校联合《新安晚报》举办的安徽首届教育公益发展高峰论坛在第一会议室进行。副校长马凤余、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邵玲,蜀山区检察院反贪局、蜀山区教体局、蜀山区文化馆、《中国教育报》安徽记者站等单位领导以及《新安晚报•家庭教育特刊》的记者们齐聚一堂,为共同促进安徽省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谏言献策,现场气氛十分火热。

  

  “如何让社区选择学校?”随着公益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教育公益的队伍,“怎样让社区愿意接受我们学生的志愿服务?”我校外国语学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针对这一问题,蜀山区文化馆馆长薛峰表示:“外国语学院应该利用自身在外语上的资源优势,同时注重对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学生的培训,长此以往,必定会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大学生还可以走进学校,在学校为留守儿童建立一个外语角,传授这些孩子们外语知识。”中国教育报安徽记者站站长俞路石建议除了进社区,志愿者们还可以走进学校或者企业。蜀山区教体局教研主任李德山认为,“现在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缺乏担当,开展公益活动,是将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感知、感恩和感悟的能力,让大家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公益的队伍中来,增强大家的社会责任感。”陆军军官学院信息部主任王彦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蜀山区反贪局副局长韩振民表示,“公益可以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学会感谢父母,感谢社会,感谢师长,从而利他。”
       会上,《新安晚报》首席记者向凯还现场讲述了由《新安晚报·家庭教育特刊》发起的重阳节“微心愿”爱心活动的由来,并介绍了此次重返舒城“善心村”后的又一次采访——《八旬老人终身未娶照顾残疾弟弟 想有辆小车带弟弟转转》。“一袋米,一袋盐,一个热水袋,一床被子,一双棉鞋……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就是许多五保老人最大的心愿。”随后,在座同志纷纷申领了资助对象,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公益力量。
       为了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此次论坛特意邀请了两位海归代表,与大家分享了国外的公益经历。
       “兴公益之善,尽教育之美。”马凤余表示,希望通过参加公益事业,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责任编辑:彭洪磊)